文藝的布拉格
說到布拉格的文學與藝術,有三個不能錯過的關鍵人物:Golem、慕夏、卡夫卡,到了布拉格旅遊,不妨去朝聖一番,此外,布拉格也是眾多電影的拍攝場景。Day 2
我的下一個行程當然就是不免俗的以一場Free Walking Tour開頭(歐洲旅遊小技巧: Free Walking Tour)
![]() |
布拉格廣場著名的天文鐘 |
天文鐘製作精良,設計獨具巧思,跟日月星辰運行的方式有關,由於實在是太複雜了,有興趣想要一探究竟的人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布拉格天文鐘),我就只談我覺得最有趣的設計,也就是天文鐘上的人偶雕塑。
圖中上方的時鐘旁邊有四個人偶,由左到右分別代表虛榮、貪婪、死亡以及慾望,每到整點報時時間,人偶就會開始活動。代表虛榮的人偶,手裡拿著鏡子,頭會左右搖擺,看起來就像在從各種角度看鏡中的自己;代表貪婪的人偶(據說原始設定是猶太人)手中拿著一袋金子,頭也一樣是左右搖擺;代表死亡的骷髏一手轉著沙漏,代表時間有限;最後一位是土耳其人(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是土耳其人),是慾望的象徵,可以參考youtube上遊客拍攝的影片。
此外,建築風格獨特的布拉格常常成為影視作品的場景,除了上一篇提到的韓劇布拉格戀人以外,還有海量的電影在這裡拍攝,我自己就看過三部片,像是同樣是韓劇的«愛上變身情人»、講述歷史悲劇的«猿人行動»,還有經典吸血鬼電影«凡赫辛»,都在布拉格拍攝。於是導遊常常停下來說哪個角落是哪部電影的場景,如果我記得沒錯,這棟建築應該是以前的劇院,而前面這個雕像是誰,我已經沒有印象了,只記得大家覺得他很像哈利波特裡的慛狂魔,於是爭相向前拍照。

Golem
除了很多電影以外,布拉格也是許多童話與傳說的發源地,這位Golem就是猶太教的守護神,在布拉格每個轉角的紀念品店裡都可以看見Golem的身影。如果覺得Golem聽起來太陌生,不妨把他想成是猶太版科學怪人的故事吧,以下是Golem的傳說故事影片。在整個東歐都很常看到猶太教教堂(Synagogue)的蹤影。
慕夏(Mucha)
在布拉格的下一個死觀光客行程就是這個,追隨慕夏(Mucha)。
慕夏絕對可以說是捷克的國寶,走進任何一間捷克的紀念品店,一定可以看到慕夏明信片、慕夏煙盒、慕夏文具、慕夏包裝巧克力......等等想得到與想不到的紀念品。慕夏用柔和的線條、美麗的女性和華麗的裝飾風格擄獲全世界少女的心,我的旅伴就蠻少女的,非常喜歡慕夏,他之所以會成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或許是他是一個商業海報和廣告的插畫家,作品廣為流傳(慕夏:創造新藝術,也拒絕新藝術的男人)。
我個人並沒有特別喜歡慕夏,因為我喜歡的作品通常都會有很強烈的故事性,相信對於專業人士而言慕夏的畫作與他特殊的風格一定可以有很多可以解讀的點,但是對我這個凡夫俗子來說,我實在沒辦法直觀的從他的很多作品中看出什麼故事,不過在逛慕夏博物館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幅和其他華麗風格不同的畫作,我特別喜歡。
這幅作品叫做Woman in the Wilderness (1923) ,場景在俄羅斯。前情提要一下,慕夏非常重視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價值,因此對於俄羅斯很有好感,這幅畫作在俄羅斯一場革命所造成的大饑荒之後誕生,荒野中的俄羅斯老婦看來狼狽而滄桑,但是她望著頭頂上的星,似乎隱隱約約暗示著希望還存在俄國人民心中,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人道精神的作品,我真的非常喜歡,希望喜歡慕夏的人到了慕夏博物館,也可以多看看這件作品。(Women in the wilderness)
很快地到了晚餐時間。
我們到旅伴的捷克朋友所推薦的餐廳U Medvidku用餐,這其實是一間飯店的餐廳,這間餐廳以自家釀造啤酒聞名,他們的啤酒非常、非常、非常好喝,我真的不是走一個美食部落客路線,但是我不得不推薦,這裡的啤酒真的清澈甘甜,對於不喜歡苦啤酒的人來說,這是一間不能錯過的餐廳。
捷克以啤酒聞名,我在荷蘭宿舍有一個捷克人樓友Mag,他說荷蘭的啤酒真是爛透了,在捷克,他們可以用1歐左右的價錢買到商店裡品質最好的啤酒,這我可以幫她擔保,只是在餐廳或bar可能就不一定了。我在捷克沒有喝過難喝的啤酒,而且酒便宜到不可思議,我在荷蘭喝酒的時候已經覺得宛若身置天堂,沒想到地獄有十八層,天堂也有很多層,愛酒人士這輩子絕對不能錯過捷克的啤酒。事實上,捷克有一個以啤酒釀造聞名的城市叫做皮爾森,這次由於時間因素來不及去,但是皮爾森的啤酒可以在各大超市買到,我覺得也非常好喝喔!(6 famous beers you must try in Czech Rep.)
再來必須要介紹一下讓我感到十分困惑的捷克菜。

在上菜以前,我的朋友以為他點的是鴨腿和餃子,因為菜單上寫了duck leg和dumpling,於是她滿心期待地等著嚐嚐捷克餃子的滋味,沒想到竟上了三塊類似饅頭切片的食物。這邊就要來上一下花栗鼠的英文小教室,dumpling這個字比你(也比我)想像的更萬用,dump是丟的意思,所以凡是丟到水裡煮的食物,英文都有可能被翻成dumpling,我上網查了一下,捷克的dumpling做法是把一塊麵團丟到水裡煮,整個麵團都熟了之後看起來和吃起來就都會像是饅頭。

再來是我點的這道菜,一看到它上桌,一股濃濃的台味湧上心頭。如果把旁邊的鹿肉遮起來,這簡直就是捷克版地瓜球啊!它吃起來真的是地瓜球的口感,不過是鹹的,這是「馬鈴薯球」。我一邊感到震驚一邊吃下這些球,心中五味雜陳,它的名字叫做Krokety,在很多路邊的小攤販也可以見到,會淋上番茄醬一起吃,如果有機會來到捷克,一定要試試這個神奇的食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