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比利時-列日Liege] 致台灣的鴿子與我意外遇上的Walloonia Festival

這是我和Liege的故事。
我的室友兼旅伴Antyng有個崇拜的老師,綽號隨機客,他曾經問了一個問題,我覺得很發人深省:
「如果一隻臺灣的鴿子飛到英國,他能不能跟英國的鴿子溝通?」「如果可以的話,那人類也太廢了吧,還要學語言,還學不好」
好啦後面那句話我不知道是不是Antyng自己隨意加的。 我後來想想,如果一個臺灣人飛到英國,假設他不會講英文,他能不能跟英國人溝通?
我的後來想想成了親身經歷,我飛到了荷蘭,然後搭40分鐘的FlixBus來到英文毫無用武之地的比利時,全部的人都在講法文,而我只會講破破的Bonjour 和Coment ca va,就連在廁所負責收錢的婆婆想跟我撘話,我都只能尷尬的跟他說sorry, I really don't understand,但我想他也沒聽懂。
Liege-Guillemins station

Liege-Guillemins station 長得很特別,是這裡的地標之一
出了車站的廁所之後,我開始走路,第一個目標是Cathedral St. Paul,我養成了到每個地方都要看教堂的習慣(其實也才去過3個城市),因為我覺得看一個地方的教堂可以看出那個國家的特質,像Aachen的教堂金碧輝煌的就像在昭告天下「我就是德意志帝國」,Maastricht的就簡樸許多(但還是很氣派啦,是德國太誇張了)。
走了不到10分鐘,我就開始抓緊自己的家當。 這個週末Antyng跟著學生組織出去玩,我不是那種會大肆招募旅伴的人,而且Liege是小鎮,網路上的評論治安還不錯,我就決定自己旅行。 一個人面對空無一人的街道不一定會令人害怕,但是我走的幾條路比較髒亂,路上有活的和死的老鼠、鴿子大便、建築工程的木板以及在廢墟角落睡覺的街友,迎面走來的有一半是黑人(我刻板印象我道歉,他們可能都是好人,但是我就是會覺得怕怕的,因為他們不是那種帶著小朋友出來散步還會跟我點頭微笑的爸爸媽媽,他們就很令人安心),我於是越走越快,甚至還走錯路,不過最後還是成功抵達。
Cathedral St. Paul
他們在教堂作週日禮拜,我不好意思進去打擾人家,繼上次在教堂被提醒要脫帽之後不敢輕舉妄動。我進去看了一眼就走了,不過的確是一間很精緻的教堂,如果有機會再來,我會待久一點,好好看看。
下一站是遠近馳名的La Batte Sunday Market,走到那裡的途中我不禁想到坐在我後座的女生團體嫌棄"Liege is one of the ugliest city"其實他說的蠻對的,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了Maastricht之後我就曾經滄海難為水,但身為一個UM的學生,真的沒辦法說Liege漂亮,難怪大家都只在這裡轉車。
 La Batte Sunday Market
沿著Meuse River綿延約1公里的大型市集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了Liege,想要逛逛這個市集的話,他的時間是每週日9:00~15:00(雖然表定似乎是8:00開始,可是在歐洲只能期待他們準時結束,不能期待他們準時開始,我覺得9:00是比較剛好的時間),如果想知道確切地點的話,可以在地圖上搜尋"Grand Poste"這棟建築物,大概是從這裡開始沿著河邊有兩排直線型的市集。
La Batte Market賣的東西有衣物、蔬果、生鮮、雞(恩就是雞本人,活的)、寵物(倉鼠、兔子、鳥等等,我覺得不可思議的賤價)以及各式小吃。
我覺得很好笑的就是跟台灣的菜市場一樣,這裡也有人邊煮飯邊賣鍋子
經過我精細的比價之後,我覺得這裡的蔬果比Maastricht貴,生鮮我買了帶走會壞,宿舍應該不能養兔子,所以我就決定在這裡大吃一波。
列日鬆餅 €1.2~1.5
容我向大家隆重介紹,比利時的鬆餅有兩種,一種是布魯塞爾鬆餅,一種是列日鬆餅,列日鬆餅比較扎實有彈性,布魯塞爾鬆餅吃起來比較空虛。其實在Maastricht也能吃到列日鬆餅,有一間叫做PNKY的連鎖店,味道不錯,很多麵包店也會賣鬆餅,不過這裡畢竟是Liege,價錢硬生生少了一歐,我就硬是吃了兩個不同口味的鬆餅。肉桂口味的鬆餅很香,讓我想起Angel說的移動肉桂,我當下真的覺得自己成了移動肉桂。
Frites €3
薯條是比利時的國民美食,我在網路上查到"French fries"之所以叫French是因為二戰的時候比國士兵很愛吃薯條,但他們都講法語,所以大家以為薯條是法國來的,比國人民很不爽,所以不要在他們面前講"French fries"。不確定怎麼發音的我在老闆面前努力發出聲音,老闆於是開始法語教學時間,我們最後靠著比手畫腳及一些心電感應完成交易。
我和Frites有個小故事,正確的說,是我和Frites和路邊的老先生有個小故事。最小份的Frites還是很大一盒,我選了塔塔醬,邊走邊吃,但因為薯條實在太多,多到滿出來,我不小心掉了一條薯條在地上,正當我尷尬地看著地上的薯條的時候,前方的老先生突然跟我講了一串法文。我於是困惑的說"Sorry?"



於是他就做了一個超可愛的動作,他指著我後面的狗,做了一個把東西撿起來吃掉的動作,我於是恍然大悟。我們兩個就在原地等,等後面的狗和他的主人走過,但狗並沒有像我們預期的一樣把薯條吃掉。於是,我們又站在原地等第二隻狗走過,但第二隻狗還是沒有把薯條吃掉,我尷尬地笑笑,老先生又講了一串法文,揮了揮手,應該是要我別管地上的薯條了,但我還是尷尬地把薯條撿起來,找垃圾桶丟掉。
看吧,台灣的鴿子飛到英國一定可以跟英國的鴿子溝通,就像我一樣,就算語言不同,還可以靠肢體語言,就算肢體語言不通,還可以靠心電感應,就算心電感應不行,我們還有偉大的科技---Google 翻譯,所以別怕語言不通就不敢出國,反正一定會有辦法的。
Churro €3
其實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不過吃起來像台灣的雙胞胎。為什麼我會去買一個我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呢?因為我看到一堆爸媽帶著小朋友去買這個Churro,於是也好奇地想嚐嚐 ,其實他蠻好吃的,尤其是熱熱的時候吃,灑一點糖粉,甜甜鹹鹹,哎呀反正就是雙胞胎啦,童年的味道。(後來朋友說那是吉拿棒!!!!!)
但我在這邊要做個我對歐洲食物的總結: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外食。可能是我比較愛吃中菜,又不愛甜和油炸,所以對我來說多數歐洲食物都是前三口覺得挺不錯,但不會想吃第四口(cheese snack除外,我改天要專文介紹這個東西,他實在是我啤酒的絕配,一口接一口,歡樂無窮),可是偏偏歐洲的小吃又都是一份三歐,一份大到可以當午餐,一個人逛La Batte的我吃到都快吐了,如果很難想像,請想一下一次要你吃六個雙胞胎的感覺,真的是不行耶,我瞬間開始思鄉,台灣真是個寶島。
逛La Batte的時候還有一個特殊景象,隨處都是配槍的軍警。歐洲正處於恐攻危機,大城市以及觀光景點都成爲守備的對象,遭受多次恐攻的比利時尤其緊張,上週朋友搭車到Brussels還被攔下來安檢,所有人站成一排,輪流被警犬聞。其實我旅遊的時候也覺得怕怕的, 終於感受到新聞事件成為現實中的恐懼是怎麼一回事,又可以開始思鄉了,還好沒有人要打台灣。
恐攻、穆斯林這個話題也可以專文介紹,上次到德國看到了政治嘲諷漫畫家從德國對土耳其移民的政策漫畫中略瞧出一二,前幾次課堂討論巴黎恐攻的時候我看了近一小時的影片,看到都快哭了,看完還立刻看到倫敦前幾個小時恐攻的新聞。這可以講很久很久......
 Montagne de Bueren
這374階階梯是Liege的地標,幾乎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會來爬一下,眺望整個Liege。
在歐洲第一次爬到山丘上,歐洲超平的,能站在高處往下看的機會很少,我特別珍惜。我最喜歡台北的地方就是山和夜景,台北的夜景真的很美很美,歐洲的晚上是一片漆黑,雖然對環境比較好啦,但身為土生土長台北人,我還是覺得很想看夜景,「就像星星掉下來一樣」,曾經有人這麼向我說。
 雖然沒有夜景,但登高遠眺還是美的。
有很多人在這個階梯健身,他們做著很有趣的體操。
再往上走一點有一個很大的紀念碑,我看不懂法文,不過上面標著一戰和二戰的年份,可以猜測是相關的紀念碑,我更喜歡從這個紀念碑向下望的風景。
因為上面太舒服了,也因為手上的Churro一直吃不完,更因為山下警車笛聲一直響,我有點不敢下山,很怕下面有什麼事件,我於是在山丘上散步一段時間,看看出遊的家庭和情侶,跟他們一起享受比利時九月的陽光和樹林。
我很喜歡這裡,感覺什麼都不用想也不用做。
Museum of Walloon Life
但我最後還是下來了(廢話),在這裡告訴各位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Liege多數的博物館都免費入場。如果真的無法在那個時候去的話,ISIC卡也可以有優惠,ISIC又是一個需要專文介紹的東西,他實在有太多優惠了,當學生真好。
今天不是第一個星期天,但是因為時間還早,這裡又剛好順路,就想來看看。入口處的售票大哥用濃濃的歐洲腔告訴我今日免費入場,我大驚,趕快問他今天為什麼免費入場,大哥用一種理所當然的眼神跟我說"Oh, because today is Walloonia Praty",其實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Walloonia Party,反正我有免費的票就好了,我於是拿著印有法語「免費」字樣的票歡天喜地的去逛博物館。
雖然完全沒有英文介紹,但是很容易能看出這裡在講這個地區過去的生活,我也是逛得不亦樂乎。我超愛逛博物館的,雖然這裡很多博物館只有荷文、德文和法文簡介,有很多東西都得靠推敲和猜測,但是沒關係,羅蘭巴特說作者以死(亂引申),我逛得開心就好了,逛博物館本來就是一種休閒娛樂。我真的很愛羅蘭巴特,他幫全人類解決一些不必要的鑽牛角尖,就像如果我把作者以死的概念引申到聽不懂的外語對話,我們自身的理(猜)解(測)就成了一種我和室友玩的下字幕遊戲。
「噢,你今天也來這裡吃早餐啊」
「對啊,你今天帶的這頂紅色帽子不錯喔」
「喔我女兒送的啦」
「我你女兒嫁到哪裡啊」
「喔北部的小村莊啦......」
如上,這是我跟室友有天出門吃早餐幫隔壁桌的兩位荷蘭老先生下的字幕。
 
但是我逛得有點太不亦樂乎了,因為看不懂法文而走了遊客禁入的通道,還被警衛白眼,他走過來講了一串法文,然後我用英文回他,他再用法文回我,但這竟然是一段成功的對話,看吧!心電感應果然能解決一切,台灣的鴿子也有一片天。
我很抱歉,我要把這段法文記起來。
Fetes de Wallonie ( Walloonia Festival )
 一走出博物館我就看見兩台警車,沒有國際漫遊的我無法查看新聞,超怕比利時被恐攻,本來要繞到一間Cafe試試比利時的咖啡有沒有比較大杯,但不想跟警察打照面的我孬孬地走向車站的方向。
誰知道我路過市中心廣場的時候,一隊騎著腳踏車的紅衣高帽樂隊在我面前經過。
我終於知道什麼是Walloonia Festival 跟為什麼每走兩步就會撞到警察了。
我竟然有幸不小心遇上比利時南部Walloonia地區一年一度的Walloonia Festival!幸運女神我然是眷顧我的,一定是因為我在工管系認識太多女神了,連運氣都變好了!我於是又歡天喜地的去逛充滿花車遊行、有氧體操活動、演唱會以及無數小吃攤的Walloonia Festival!突然覺得剛剛在山丘上不敢下山的我很像智障。
於是我又在這裡大吃一波,我整個就是來Liege吃東西的......
多數的攤位旁邊都有數個table,多數的攤位都在賣酒,我也應景的過去喝了啤酒和白酒,不得不說,跟超市的酒真是天差地遠。這裡補充一個比利時啤酒小知識,不過這也是網路上查來的,以下節錄自維基百科:
「比利時的修道院僧侶早於西元五世紀就開始釀造啤酒,以支持修道院基本開支並用以推動地方慈善事業。 Trappist beer國際特拉普會聯盟(The 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 ITA)內的修道院成員所生產的啤酒」
現在也還有修士在做啤酒喔,好像真的可以跟他們訂,不過定價似乎不斐,但我覺得酷斃了。
在我跟一些人高馬大的歐洲大哥們一樣圍在桌邊喝酒的時候,旁邊的大哥突然拍拍我,指向遊行,講了另一串法文,我過了30秒才發現他在跟我說:「欸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媽我在比利時看到外國人在紅色大龍裝跟黃色大龍裝裡面舞龍舞獅耶
我當然是立刻捧著我的酒杯衝到前面大拍特拍,我竟然在這看到舞龍舞獅!
除此之外我還吃了Taart跟肉丸和一杯Cappuccino,人生幸福圓滿,節慶萬萬歲。
附上超低畫質影片 我只有快壞掉的手機......

Liegie-Jonfosse station
我竟然走錯車站。
在這裡提醒各位,在歐洲搭車一定要查好各種相關資訊,這裡的火車跑馬燈不比台灣,他不會告訴你哪一班車停靠哪些站,在火車上也不會報站名,大家都依靠app或者網站,所以如果出個國沒有漫遊的話,就、完、蛋、了。
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我竟然還走錯車站,走到了一個無人車站,甚至因為買票的機器只收零錢,我零錢不夠只能去買一條巧克力給他找錢,然後回到月台上到處問人,想盡辦法搞清楚哪一班是我要搭的車。
我能完好無缺的回到Maastricht完全要感謝所有熱心助我的旅客們,我在今日領悟到人性的美好,並且感謝上帝我遇到英文不錯的幾個人。歐洲交通方式百百種,絕對是出門旅遊最要搞清楚的是,不然就會像我一樣在月台上緊張得要死,深怕回不了家。
好,語言還是重要的,如果一隻台灣鴿子想要在英國搭地鐵的話,他可能就得要學會英文才能問英國鴿子,不然他可能要去9 3/4月台問問貓頭鷹,什麼?你說鴿子不會搭地鐵,你以為真的有台灣鴿子飛到英國嗎?
該不會真的有吧?
以為英文還行就可以行遍天下真是大錯特錯,至少無法行遍歐洲,還是好好唸書吧,這是Liege教我的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荷蘭 阿姆斯特丹 掀開紅燈區的面紗 Amsterdam Red Light District Tour

一張荷蘭國鐵天票(NS Dag Kaart)在手,荷蘭真的是成為一日生活圈,早上從國境之南-也就是我們家Maastricht出發,歷經De Hoge National Park荒野大飆客的養成過程,我們終於在下午4~5點的時候抵達這個為遊客而生的城市-Amsterdam,為了將天票物盡其用,我們在晚上決定到Amsterdam參加Red Light District Walking Tour。 來Amsterdam真的必須做做功課,不然一下火車就會呈現一個目瞪口呆的狀態。這裡真的是大城市,路上行人熙來攘往,我瞬間想起今年年初從鹿野火車站回到台北火車站的情景,突然感到不知所措,這裡是名符其實的龍蛇雜處。但不知道為什麼,平平都是龍蛇雜處,Amsterdam就沒有Brussels那種可怕的氛圍,荷蘭的治安普遍都很好,身處鬧區還是覺得很安全。 Amsterdam是一個典型的荷蘭式運河城,和Maastricht不一樣,Maastricht是由一條大條的Meuse River 貫穿,旁邊有小小的Jeker River蜿蜒鑽過郊區,但典型的荷蘭城市則是隨處可見小橋流水,遍佈城市各地,不過通常運河不會太大。這裡的大指的是從淡水到八里之間的那個距離,Meuse River就是那個大小。 Amsterdam Pancake Red Light District Tour開始的時間是晚上七點,由於時間還早,肚子又餓,先來祭個五臟廟。上網查茶火車站附近的夯店,我們來到了這間Amsterdam Pancake。 荷蘭人很喜歡吃Pancake,這常常是他們的正餐,雖然超市也有賣現成的pancake,但荷蘭人總是對現成的pancake嗤之以鼻。「粉、雞蛋和牛奶調出來的才是可以吃的東西」,他們都會露出這種表情。 荷式pancake都是這種大片大片,餡料和麵糊或在一起下鍋煎的pancake(美式則是像麥當勞那種小片疊在一起,通常有糖漿跟奶油),常見的配料有:蘋果、起司、火腿或培根。他們也會淋糖漿(stroop) 和我進行語言交換的Femke說,這個牌子是他的童年。 歐洲外食要價不斐,雖然這裡的pancake味道不錯,但一個pancake就要€9.8,還算是外食中很便宜的價位了,歐洲人要是來了台灣一定就覺得回不去了。 Ams...

5間我最愛的公館書店

時間來到 2017 年的夏天, 歲 月催人老,我已經要升上大三了,暑假某天回到學校附近的影印店印製一些紙本資料,就順便在附近繞繞。 跟別人說我在公館念大學,大家都以為我在咖啡廳唸書,公館附近的確充滿了咖啡廳,騎腳踏車到溫州街繞一圈,隨便抓都是一大把的咖啡廳,但貧窮如我,承受不了比我一餐飯錢還貴的飲料價格,只能在圖書館啃書。 天大地大的台大圖書館內多為學術用資料,也因為太大(還有我本人懶得找書),如果想看點課外書,都要到附近的書店坐,坐在地上或書店內的小椅子上,而且我還很少買書,就說貧窮如我了嘛。 從學齡前開始看書,從國中開始買書,節儉成性的我因為受不了一本書兩三百塊錢,努力在網路上搜尋「二手書店」,因此從國中開始,公館就成了我的聖地,雖然很遠,但只要我想找書、想買書,除了士林的胡思之外,一定就是跑到公館。以前有一陣子會利用新書試讀的機會,撰寫書評換一本免費的書,但是上了高中、大學後,生活越來越忙,免費的書得來不易,二手書店對我來說也越來越重要,開始打工之後賺的錢沒有吃掉或買衣服,除了存錢和旅遊以外就是買書了。 這一天心血來潮突然想要整理公館附近我最喜歡的幾間書店,公館附近的書店真的很多,我偏好的書店都是明亮、舒適(會想要待在裡面看一下午的霸王書)的書店,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歡明亮、舒適(會想要待在裡面看一下午的霸王書)的書店,不妨多多關照一下他們吧 二手書店:雅博客 其實我是到了這個暑假才第一次去這間久仰大名的書店,中學的時候就聽過了,也不是沒想找過,只是因為他隱身在溫州街的巷弄當中,外觀又像極了一家溫州街式的我不會進去的那種咖啡廳,我屢次經過都沒有留意,於是拖到現在才來拜訪它,為了表達歉意,只好放在第一間介紹。 我記得雅博客的店名取自一個「愛書人」的意思,但詳細的說明我忘記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問店員哈哈。 打折書擺在玄關處,也有很多座位供人使用,可能因為地處偏遠(?),人比較少,所以可以輕鬆愜意地坐下來閱讀,店員也不太會理你,但其實一般來說書店店員都不太會理你,除了台北車站附近的 阿維的書店 (老闆,就是阿維本人,很可愛,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價錢有沒有打折是靠骰骰子決定的,有興趣可以去看看老闆,他真的很值得看)、稍後提到的書林書店,還有一次因為在何嘉仁把書上的句子抄下來被罵之外,都沒有店員理過我。 ...

歐洲旅遊小技巧:Free Walking Tour

如果你 1.對歷史和文化有興趣 2.很喜歡聽故事 3.不討厭走路 那麼在歐洲旅遊時有一個行程,你或許會喜歡,就是Free Walking Tour。 我每到達一個城市的時候都會把Free Walking Tour排在第一天,先對這個城市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拿拿Free Map,跟tour guide討教討教這個城市的觀光資訊再調整我接下來的行程。 Free Walking Tour的時間長度從1.5小時到3小時不等,歐洲的free walking tour發展很健全,大多數tour的公司都是提供1~3種免費的行程,在tour中間或結束後會向參加的群眾工商時間個10分鐘,推薦其他需付費的行程。雖說是"Free" Walking Tour,但通常大家在結束後都會付小費給tour guide,我通常是付5歐左右。 我至今還沒有遇到雷的tour,大多數的tour guide都很有趣也很用心講解,所以我每次都會很期待free walking tour。 順帶一提,雖然很多free walking tour都會在網站上寫清楚集合的時間地點,tour guide會拿著特定顏色的雨傘站在那裡等你,遊客可以選擇性的上網登記,或是不登記直接前往集合地點,但是如果確定自己會參加的時間的話,還是先登記會比較方便對方安排。在柏林走free walking tour的時候,因為實際參加人數是登記人數的兩倍,他們不得不打電話叫醒還在睡的同仁前來支援,幸好這位來自曼徹斯特的柏林居民脾氣很好,也很熱愛他的工作,還是以滿滿的活力帶大家走完2.5小時的行程。自從這件事情之後我都會盡量先上網登記。 其實要找Free Walking Tour很容易,只要在搜尋引擎上輸入「free walking tour+城市名稱」就會找到相關網頁,但我在這裡還是小小推薦幾間我走過的tour公司: 1. SANDEMANs NEWEUROPE 如網站上所說"Free Tours in 18 Cities",這間free walking tour公司的服務範圍很廣,幾乎歐洲各大首都都能看見他的蹤跡,我在Paris, Berlin, Prague, Amsterdam都是跟它的行程,之後應該還會去走London的tour,有機會的話可能會去B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