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和Liege的故事。
我的室友兼旅伴Antyng有個崇拜的老師,綽號隨機客,他曾經問了一個問題,我覺得很發人深省:
「如果一隻臺灣的鴿子飛到英國,他能不能跟英國的鴿子溝通?」「如果可以的話,那人類也太廢了吧,還要學語言,還學不好」
好啦後面那句話我不知道是不是Antyng自己隨意加的。 我後來想想,如果一個臺灣人飛到英國,假設他不會講英文,他能不能跟英國人溝通?
我的後來想想成了親身經歷,我飛到了荷蘭,然後搭40分鐘的FlixBus來到英文毫無用武之地的比利時,全部的人都在講法文,而我只會講破破的Bonjour 和Coment ca va,就連在廁所負責收錢的婆婆想跟我撘話,我都只能尷尬的跟他說sorry, I really don't understand,但我想他也沒聽懂。
Liege-Guillemins station
Liege-Guillemins station 長得很特別,是這裡的地標之一
出了車站的廁所之後,我開始走路,第一個目標是Cathedral St. Paul,我養成了到每個地方都要看教堂的習慣(其實也才去過3個城市),因為我覺得看一個地方的教堂可以看出那個國家的特質,像Aachen的教堂金碧輝煌的就像在昭告天下「我就是德意志帝國」,Maastricht的就簡樸許多(但還是很氣派啦,是德國太誇張了)。

走了不到10分鐘,我就開始抓緊自己的家當。 這個週末Antyng跟著學生組織出去玩,我不是那種會大肆招募旅伴的人,而且Liege是小鎮,網路上的評論治安還不錯,我就決定自己旅行。 一個人面對空無一人的街道不一定會令人害怕,但是我走的幾條路比較髒亂,路上有活的和死的老鼠、鴿子大便、建築工程的木板以及在廢墟角落睡覺的街友,迎面走來的有一半是黑人(我刻板印象我道歉,他們可能都是好人,但是我就是會覺得怕怕的,因為他們不是那種帶著小朋友出來散步還會跟我點頭微笑的爸爸媽媽,他們就很令人安心),我於是越走越快,甚至還走錯路,不過最後還是成功抵達。
Cathedral St. Paul

他們在教堂作週日禮拜,我不好意思進去打擾人家,繼上次在教堂被提醒要脫帽之後不敢輕舉妄動。我進去看了一眼就走了,不過的確是一間很精緻的教堂,如果有機會再來,我會待久一點,好好看看。
下一站是遠近馳名的La Batte Sunday Market,走到那裡的途中我不禁想到坐在我後座的女生團體嫌棄"Liege is one of the ugliest city"其實他說的蠻對的,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了Maastricht之後我就曾經滄海難為水,但身為一個UM的學生,真的沒辦法說Liege漂亮,難怪大家都只在這裡轉車。
La Batte Sunday Market

沿著Meuse River綿延約1公里的大型市集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了Liege,想要逛逛這個市集的話,他的時間是每週日9:00~15:00(雖然表定似乎是8:00開始,可是在歐洲只能期待他們準時結束,不能期待他們準時開始,我覺得9:00是比較剛好的時間),如果想知道確切地點的話,可以在地圖上搜尋"Grand Poste"這棟建築物,大概是從這裡開始沿著河邊有兩排直線型的市集。
La Batte Market賣的東西有衣物、蔬果、生鮮、雞(恩就是雞本人,活的)、寵物(倉鼠、兔子、鳥等等,我覺得不可思議的賤價)以及各式小吃。


我覺得很好笑的就是跟台灣的菜市場一樣,這裡也有人邊煮飯邊賣鍋子
經過我精細的比價之後,我覺得這裡的蔬果比Maastricht貴,生鮮我買了帶走會壞,宿舍應該不能養兔子,所以我就決定在這裡大吃一波。

列日鬆餅 €1.2~1.5
容我向大家隆重介紹,比利時的鬆餅有兩種,一種是布魯塞爾鬆餅,一種是列日鬆餅,列日鬆餅比較扎實有彈性,布魯塞爾鬆餅吃起來比較空虛。其實在Maastricht也能吃到列日鬆餅,有一間叫做PNKY的連鎖店,味道不錯,很多麵包店也會賣鬆餅,不過這裡畢竟是Liege,價錢硬生生少了一歐,我就硬是吃了兩個不同口味的鬆餅。肉桂口味的鬆餅很香,讓我想起Angel說的移動肉桂,我當下真的覺得自己成了移動肉桂。

Frites €3
薯條是比利時的國民美食,我在網路上查到"French fries"之所以叫French是因為二戰的時候比國士兵很愛吃薯條,但他們都講法語,所以大家以為薯條是法國來的,比國人民很不爽,所以不要在他們面前講"French fries"。不確定怎麼發音的我在老闆面前努力發出聲音,老闆於是開始法語教學時間,我們最後靠著比手畫腳及一些心電感應完成交易。
我和Frites有個小故事,正確的說,是我和Frites和路邊的老先生有個小故事。最小份的Frites還是很大一盒,我選了塔塔醬,邊走邊吃,但因為薯條實在太多,多到滿出來,我不小心掉了一條薯條在地上,正當我尷尬地看著地上的薯條的時候,前方的老先生突然跟我講了一串法文。我於是困惑的說"Sorry?"
於是他就做了一個超可愛的動作,他指著我後面的狗,做了一個把東西撿起來吃掉的動作,我於是恍然大悟。我們兩個就在原地等,等後面的狗和他的主人走過,但狗並沒有像我們預期的一樣把薯條吃掉。於是,我們又站在原地等第二隻狗走過,但第二隻狗還是沒有把薯條吃掉,我尷尬地笑笑,老先生又講了一串法文,揮了揮手,應該是要我別管地上的薯條了,但我還是尷尬地把薯條撿起來,找垃圾桶丟掉。
看吧,台灣的鴿子飛到英國一定可以跟英國的鴿子溝通,就像我一樣,就算語言不同,還可以靠肢體語言,就算肢體語言不通,還可以靠心電感應,就算心電感應不行,我們還有偉大的科技---Google 翻譯,所以別怕語言不通就不敢出國,反正一定會有辦法的。

Churro €3
其實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不過吃起來像台灣的雙胞胎。為什麼我會去買一個我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呢?因為我看到一堆爸媽帶著小朋友去買這個Churro,於是也好奇地想嚐嚐 ,其實他蠻好吃的,尤其是熱熱的時候吃,灑一點糖粉,甜甜鹹鹹,哎呀反正就是雙胞胎啦,童年的味道。(後來朋友說那是吉拿棒!!!!!)
但我在這邊要做個我對歐洲食物的總結: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外食。可能是我比較愛吃中菜,又不愛甜和油炸,所以對我來說多數歐洲食物都是前三口覺得挺不錯,但不會想吃第四口(cheese snack除外,我改天要專文介紹這個東西,他實在是我啤酒的絕配,一口接一口,歡樂無窮),可是偏偏歐洲的小吃又都是一份三歐,一份大到可以當午餐,一個人逛La Batte的我吃到都快吐了,如果很難想像,請想一下一次要你吃六個雙胞胎的感覺,真的是不行耶,我瞬間開始思鄉,台灣真是個寶島。
逛La Batte的時候還有一個特殊景象,隨處都是配槍的軍警。歐洲正處於恐攻危機,大城市以及觀光景點都成爲守備的對象,遭受多次恐攻的比利時尤其緊張,上週朋友搭車到Brussels還被攔下來安檢,所有人站成一排,輪流被警犬聞。其實我旅遊的時候也覺得怕怕的, 終於感受到新聞事件成為現實中的恐懼是怎麼一回事,又可以開始思鄉了,還好沒有人要打台灣。
恐攻、穆斯林這個話題也可以專文介紹,上次到德國看到了政治嘲諷漫畫家從德國對土耳其移民的政策漫畫中略瞧出一二,前幾次課堂討論巴黎恐攻的時候我看了近一小時的影片,看到都快哭了,看完還立刻看到倫敦前幾個小時恐攻的新聞。這可以講很久很久......
Montagne de Bueren

這374階階梯是Liege的地標,幾乎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會來爬一下,眺望整個Liege。
在歐洲第一次爬到山丘上,歐洲超平的,能站在高處往下看的機會很少,我特別珍惜。我最喜歡台北的地方就是山和夜景,台北的夜景真的很美很美,歐洲的晚上是一片漆黑,雖然對環境比較好啦,但身為土生土長台北人,我還是覺得很想看夜景,「就像星星掉下來一樣」,曾經有人這麼向我說。
雖然沒有夜景,但登高遠眺還是美的。
有很多人在這個階梯健身,他們做著很有趣的體操。


再往上走一點有一個很大的紀念碑,我看不懂法文,不過上面標著一戰和二戰的年份,可以猜測是相關的紀念碑,我更喜歡從這個紀念碑向下望的風景。
因為上面太舒服了,也因為手上的Churro一直吃不完,更因為山下警車笛聲一直響,我有點不敢下山,很怕下面有什麼事件,我於是在山丘上散步一段時間,看看出遊的家庭和情侶,跟他們一起享受比利時九月的陽光和樹林。
我很喜歡這裡,感覺什麼都不用想也不用做。
Museum of Walloon Life
但我最後還是下來了(廢話),在這裡告訴各位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Liege多數的博物館都免費入場。如果真的無法在那個時候去的話,ISIC卡也可以有優惠,ISIC又是一個需要專文介紹的東西,他實在有太多優惠了,當學生真好。
今天不是第一個星期天,但是因為時間還早,這裡又剛好順路,就想來看看。入口處的售票大哥用濃濃的歐洲腔告訴我今日免費入場,我大驚,趕快問他今天為什麼免費入場,大哥用一種理所當然的眼神跟我說"Oh, because today is Walloonia Praty",其實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Walloonia Party,反正我有免費的票就好了,我於是拿著印有法語「免費」字樣的票歡天喜地的去逛博物館。








雖然完全沒有英文介紹,但是很容易能看出這裡在講這個地區過去的生活,我也是逛得不亦樂乎。我超愛逛博物館的,雖然這裡很多博物館只有荷文、德文和法文簡介,有很多東西都得靠推敲和猜測,但是沒關係,羅蘭巴特說作者以死(亂引申),我逛得開心就好了,逛博物館本來就是一種休閒娛樂。我真的很愛羅蘭巴特,他幫全人類解決一些不必要的鑽牛角尖,就像如果我把作者以死的概念引申到聽不懂的外語對話,我們自身的理(猜)解(測)就成了一種我和室友玩的下字幕遊戲。
「噢,你今天也來這裡吃早餐啊」
「對啊,你今天帶的這頂紅色帽子不錯喔」
「喔我女兒送的啦」
「我你女兒嫁到哪裡啊」
「喔北部的小村莊啦......」
如上,這是我跟室友有天出門吃早餐幫隔壁桌的兩位荷蘭老先生下的字幕。

但是我逛得有點太不亦樂乎了,因為看不懂法文而走了遊客禁入的通道,還被警衛白眼,他走過來講了一串法文,然後我用英文回他,他再用法文回我,但這竟然是一段成功的對話,看吧!心電感應果然能解決一切,台灣的鴿子也有一片天。
我很抱歉,我要把這段法文記起來。
Fetes de Wallonie ( Walloonia Festival )
一走出博物館我就看見兩台警車,沒有國際漫遊的我無法查看新聞,超怕比利時被恐攻,本來要繞到一間Cafe試試比利時的咖啡有沒有比較大杯,但不想跟警察打照面的我孬孬地走向車站的方向。
誰知道我路過市中心廣場的時候,一隊騎著腳踏車的紅衣高帽樂隊在我面前經過。
我終於知道什麼是Walloonia Festival 跟為什麼每走兩步就會撞到警察了。
我竟然有幸不小心遇上比利時南部Walloonia地區一年一度的Walloonia Festival!幸運女神我然是眷顧我的,一定是因為我在工管系認識太多女神了,連運氣都變好了!我於是又歡天喜地的去逛充滿花車遊行、有氧體操活動、演唱會以及無數小吃攤的Walloonia Festival!突然覺得剛剛在山丘上不敢下山的我很像智障。
於是我又在這裡大吃一波,我整個就是來Liege吃東西的......




多數的攤位旁邊都有數個table,多數的攤位都在賣酒,我也應景的過去喝了啤酒和白酒,不得不說,跟超市的酒真是天差地遠。這裡補充一個比利時啤酒小知識,不過這也是網路上查來的,以下節錄自維基百科:
「比利時的修道院僧侶早於西元五世紀就開始釀造啤酒,以支持修道院基本開支並用以推動地方慈善事業。 Trappist beer為國際特拉普會聯盟(The 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 ITA)內的修道院成員所生產的啤酒」
現在也還有修士在做啤酒喔,好像真的可以跟他們訂,不過定價似乎不斐,但我覺得酷斃了。
在我跟一些人高馬大的歐洲大哥們一樣圍在桌邊喝酒的時候,旁邊的大哥突然拍拍我,指向遊行,講了另一串法文,我過了30秒才發現他在跟我說:「欸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那裡有舞龍舞獅耶
媽我在比利時看到外國人在紅色大龍裝跟黃色大龍裝裡面舞龍舞獅耶
我當然是立刻捧著我的酒杯衝到前面大拍特拍,我竟然在這看到舞龍舞獅!
除此之外我還吃了Taart跟肉丸和一杯Cappuccino,人生幸福圓滿,節慶萬萬歲。
附上超低畫質影片 我只有快壞掉的手機......
Liegie-Jonfosse station

我竟然走錯車站。
在這裡提醒各位,在歐洲搭車一定要查好各種相關資訊,這裡的火車跑馬燈不比台灣,他不會告訴你哪一班車停靠哪些站,在火車上也不會報站名,大家都依靠app或者網站,所以如果出個國沒有漫遊的話,就、完、蛋、了。
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我竟然還走錯車站,走到了一個無人車站,甚至因為買票的機器只收零錢,我零錢不夠只能去買一條巧克力給他找錢,然後回到月台上到處問人,想盡辦法搞清楚哪一班是我要搭的車。
我能完好無缺的回到Maastricht完全要感謝所有熱心助我的旅客們,我在今日領悟到人性的美好,並且感謝上帝我遇到英文不錯的幾個人。歐洲交通方式百百種,絕對是出門旅遊最要搞清楚的是,不然就會像我一樣在月台上緊張得要死,深怕回不了家。
好,語言還是重要的,如果一隻台灣鴿子想要在英國搭地鐵的話,他可能就得要學會英文才能問英國鴿子,不然他可能要去9 3/4月台問問貓頭鷹,什麼?你說鴿子不會搭地鐵,你以為真的有台灣鴿子飛到英國嗎?
該不會真的有吧?
以為英文還行就可以行遍天下真是大錯特錯,至少無法行遍歐洲,還是好好唸書吧,這是Liege教我的事。
留言
張貼留言